首页 >> 科研动态 >> 亮点报道

亮点报道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专题四

重大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发表日期:2022-01-21来源:放大 缩小

  2022年1月4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地质环境与灾害—专题4重大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第2年度(2020-2021)进展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

   

  图1 会议现场

  专题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赵亮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朱立新研究员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任务九负责人中山大学张培震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牛富俊研究员、国铁集团川藏铁路有限公司张利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袁建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吉林大学王清教授等七位专家作为专题评审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主持。

  赵亮处长代表承担单位致辞,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祁生文研究员作为任务九负责人之一介绍了任务概况与年度计划、科考进展及亮点成果以及下阶段工作安排等。

  专题4负责人祁生文研究员从专题前两年度科考内容及目标、已完成工作量及经费执行情况、主要科考进展、科考发现及亮点、发表成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6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子专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研究员、马凤山研究员、张路青研究员、崔振东副研究员、郭松峰副研究员、长安大学兰恒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晓清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刘春玲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陈卫忠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各子专题年度进展情况及下一年度科考计划,并与评审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悉,科考实施以来项目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次建立了青藏高原孕灾环境、重大工程及其扰动灾害的数据库,初步分析了孕灾环境及灾害的空间发育规律;完成了喜马拉雅山南亚通道南北坡工程扰动灾害对比调查研究;揭示了扰动灾害发育机理、提出了扰动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并研发了防护技术,形成了“分布-机理-风险-防控”系列成果;开展了川藏铁路雅林段毛垭坝北侧斜坡稳定性评估,并建立了毛垭坝斜坡监测示范点,提出的新北线方案被国铁集团和中铁二院采纳,得到生态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认可和采信,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服务了重大工程的建设。两年来已发表研究论文83篇,其中SCI文章52篇(包含Top文章22篇);授权专利52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1项;发表软件著作权6个,专著4部,博士论文2本,共有6个咨询建议被采用;获得人才奖项7次。

   

  图2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朱立新教授对专题实施情况进行评议

   

  图3 刘嘉麒院士(a)与肖文交院士(b)对专题四提出宝贵建议

  各位评审专家在高度评价科考团队前两年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希望在接下来的科考工作中继续聚焦青藏高原重大工程,推动工程扰动灾害理论创新,深入凝练亮点成果、加强与产业界沟通交流,做好专题中期验收的各项工作。祁生文研究员强调专题研究要继续聚焦“查清本底,认知规律,揭示机理,预测风险,保障安全”五个方面开展工作。项目参与成员针对专家组提出的建议展开充分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为专题中期验收做好工作部署。

   

  图4部分会议评审专家(a)袁建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b)牛富俊研究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周洪福教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孟庆凯研究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魏云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衢州学院廖小辉教授、甘肃省地矿局水勘院尹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谭贤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尚彦军研究员、李志清正高级工程师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绍兴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的80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视频方式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宋帅华、李永超报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