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科组 >> 工程地质动力学

工程地质动力学

  人员组成  

  组长:祁生文 

  成员:王思敬 胡瑞林 李丽慧 李志清 郭松峰 尚彦军  金维浚   高玮 邹宇   梁宁

  1、研究方向 

  (1)岩土体赋存的地壳动力学环境;(2)岩土体物质和结构的动力学成因与特性;

  (3)岩土体的力学行为与过程

     2、研究意义

  工程地质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岩土体与各类工程地质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预测可能存在和已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与危害、提出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促进人地调谐,保障人居活动的安全。

  岩土体赋存的地壳动力学环境直接制约着岩土体的地质成因,深刻影响其物质组成与结构特性。利用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以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为出发点,分析不同尺度岩土体赋存的动力学环境,揭示不同尺度岩土体物质和结构的动力学成因及其特性,预测不同尺度岩土体的力学行为及其演化过程,是实现这一基本任务的基础,是本学科组的三个研究方向。

     3、工作重点

  以岩土体的地质特性和地球动力学环境为基础,以岩土体结构的力学效应研究为核心,以保证国家重大工程的地质安全为目的,揭示岩土体(地质体)与各类工程地质动力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本学科组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以下三个方面:(1)地质体结构的多尺度表征及力学效应;(2)斜坡结构演化及动力学过程;(3)一带一路(含中巴经济走廊)、川藏铁路、长江中上游巨大人工水体(高库大坝)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地质安全及其环境效应。

     4、国内外学术地位

  本学科组成员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王思敬院士,国家著名工程地质学家,曾任国际发展地球科学学会理事长(1987-1995)、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理事长(1998-2002),2006年获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最高奖Hans Cloos Medal,法国里昂“市长奖章”(2005),在国内外工程地质、岩石力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胡瑞林研究员,二级研究员,作为岩土体结构性委员会主席(C29),多年来一直从事土石混合体的研究工作,针对不同地质成因、不同应力场条件下的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曾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在国内工程地质界有着重要影响。祁生文研究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一直从事边坡工程地质、岩体动力学研究工作,国际工程地质领域权威《Engineering Geology》、《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获得者,曾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青年最高奖Richard Wolters Prize、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金锤奖等荣誉。李丽慧副研究员,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岩土体结构性委员会秘书长,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银锤奖,多年一直开展岩体物质组成和结构在各种营力作用下的相互转化以及其力学响应。李志清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技术百人,曾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金锤奖,长期从事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的研究工作。